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承诺减排展现大国担当 “美丽中国”成为我国软实力的新名片

承诺减排展现大国担当 “美丽中国”成为我国软实力的新名片</h2

 

 

 

“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绿水青山,深入人心   10月21日,一场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为主题的记者会,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吸引了多国媒体的争相报道:“中国空气质量在过去10年中大幅改善”,“中国是全球增绿的主力军”,“中国宣布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美国彭博新闻社记者写道:二十大在清新、湛蓝的天空下举行,这是中国环境管理和绿色梦想的象征。香港《南华早报》称,在全球面临能源危机之际,中国正采取谨慎的方式在碳中和承诺与能源安全需求之间取得平衡。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美”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文件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此同时,“美丽中国”也正在世界范围内激起越来越多的共鸣,成为中国软实力的一张新名片。

 

 

这场记者招待会于21日10时开始,中国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翟青主持会议并与记者交流。《环球时报》记者在会场看到,能容纳200多名记者的发布厅座无虚席,不少外国记者也踊跃举手发问。

 

 

10月21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举行记者招待会。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翟青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主题与记者交流。这是分会场。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巴西247新闻网记者提问时说: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他说拉美也有很多原生态资源,例如亚马孙森林、安第斯山脉等,希望借鉴中国在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

 

多米尼加记者加西亚在记者招待会后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他在中国经常听到人们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觉得这是非常明智的判断,良好的环境是一切发展的基础。”他说,多米尼加是加勒比海的一个岛国,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尤其明显。二十大报告让他了解到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并没有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彭博社称,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大幅减少了困扰城市居民的空气污染,发展了世界领先的清洁能源产业,并在2020年做出了可能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气候承诺:设定40年内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习近平主席上任初期到地方考察时,就发出了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的警示,他当年在地方任职时的提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现在中国环境政策的指引。美国史汀生中心环境专家特纳说:“中共从上世纪90年代就意识到,污染可能是一个不稳定因素,它可能破坏经济,中共领导人在处理这一问题时非常务实。”


美丽中国,有目共睹

 

据翟青在记者会上介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值已由2015年的46微克/立方米降至2021年的30微克/立方米,中国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全国地表水优良断面比例达到84.9%,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阿根廷新闻网站Infobae称,2015年至2021年间,随着空气中有害颗粒物浓度下降34.8%,北京变得更加干净。垃圾分类收集也逐步推进,中国人保护环境的意识普遍显著提高。德国“China-info24”网站20日说,“北京蓝”现在是常态,空气质量成功的故事只是中国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彭博社称,根据芝加哥大学能源政策研究所的数据,从2013年到2020年这7年间,中国空气中有害微粒的数量下降了40%,几乎与美国1970年通过《清洁空气法》后30年的降幅一样大。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1日引用翟青在记者会上的话说,中国已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是全球“增绿”的主力军。新加坡《联合早报》21日称,翟青在会上还强调,中国已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

 

联合国副秘书长索尔海姆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谈起他眼中的“美丽中国”。他说,浙江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取得了难以置信的进步,曾经的“牛奶河”得到彻底治理,“现在让一个两岁的孩子去洗澡也完全没问题”;在内蒙古,防治荒漠化和绿化的水平都是一流的;四川的国家公园引入高科技手段来保护大熊猫;在黄河上游和长江上游,都实施了有助生态系统恢复的“智慧的”捕鱼禁令。

 

“‘美丽乡村’的复兴”,德国“中国平台”网站20日报道称,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从城市来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2017年,北京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其中包括促进有机农场等绿色发展措施,使农村的生活变得更有吸引力,“美丽乡村”也成为中国经济的引擎之一。


承诺减排,大国担当

 

香港《南华早报》21日称,尽管中国仍在继续使用煤炭,但北京在二十大报告中发出的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信息令人放心,表明中国减排的态度没有改变。翟青21日说:“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报道称,这也是首次在党的代表大会和报告中提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新能源与低碳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韦福雷2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在俄乌冲突、能源危机的影响下,欧洲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不确定性,而中国仍按自己的步伐坚定不移推进“双碳”战略,充分展现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大国担当和高度责任心。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称,据翟青介绍,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8.4%,超额完成向国际社会承诺的目标;2021年,中国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由2005年的72.4%下降至56.0%,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16.6%,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0亿千瓦,风、光、水、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稳居世界第一。

 

翟青还在会上重申,中国承诺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西班牙新闻杂志《变化16》网站称,中国是清洁能源投资最多的国家,今年即将打破太阳能装置安装量的纪录。中国的环保产业蓬勃发展,可再生能源领域优势明显,完全有能力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领导作用。

 

以人为本,绿色发展

 

世界银行最新一期《国家气候与发展报告》中称,中国完全有能力在实现其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履行气候承诺并向绿色经济转型。报告估计,中国已有5400万个“绿色就业岗位”,其中400多万个就业岗位来自可再生能源产业。

 

《俄罗斯报》称,中国空气质量在过去10年中大幅改善,这是一个直接影响居民健康的指标。10年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已深深扎根于中国社会,中国的生态伤痕正在逐渐愈合。俄“专家”网评论称,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经过40多年改革,中国早已跨越了满足民众基本物质需求的阶段。目前,摆在中国议事日程上的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推动绿色发展。

 

《南华早报》21日称,在去年的“十四五”规划中,中国政府首次未设GDP的总体目标,只承诺将年均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年度增长目标。这些年来,中国一直强调其他一些更重要的指标,包括绿色发展、共同富裕和减少碳排放等,强调社会平等和经济增长的质量,而非速度。韦福雷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持续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满足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环球时报记者 赵觉珵 李晓骁 李艾鑫  环球时报驻德国、新加坡特约记者 青 木 辛 斌  柳玉鹏】

编辑:涵雨

 拔打报修电话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313啦实用网 » 承诺减排展现大国担当 “美丽中国”成为我国软实力的新名片
分享到: 更多 (0)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

实用网址,实用软件,实用技巧,热门资源分享-313啦实用网

家电维修服务网家电维修报修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