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伴随数字人民币生态合力日益增强,部分试点地区加大推广力度,2023年-2025年或是数字人民币的快速发展期
文|康恺
“数字人民币和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有共通之处,但也要看到其中的竞争性。”
2023年6月20日-21日举办的2023阿里巴巴罗汉堂数字经济年会论坛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就市场高度关注的支付话题,发表了他的看法。
近年来,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市场研究机构易观分析的数据显示,2022年二季度-四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约为75.33万亿元、76.70万亿元和76.47万亿元。
与此同时,数字人民币的流通量亦有所扩大。中国人民银行(下称“中国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流通中数字人民币存量达136.1亿元。截至2022年初,数字人民币已开立个人钱包2.61亿个。
哥伦比亚大学金融学教授魏尚进认为,随着数字人民币不断推进,金融科技公司将面对直接和间接压力。一方面,用户可绕过支付宝或微信,直接用数字人民币支付。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央行有能力获得越来越多的信息,金融科技公司的竞争优势将被压缩。
替代还是互补?
2021 年7 月16 日,中国央行在关于数字人民币的首份白皮书中称,研发数字人民币主要用于满足国内零售支付需求。
在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方面,市场研究机构尚普咨询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排名前十位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占据了市场份额的96.7%,其中排名前两位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分别占据了市场份额的54.5%和38.8%。
对于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和第三方支付工具之间的关系,黄益平认为,数字人民币和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有一脉相承的地方,也需看到背后的竞争性。“哪怕数字人民币没有成为一个大的支付系统,还是会看到它对现有寡头的竞争,或者对单一货币施加压力。”他说。
此前,黄益平也于公开场合表示,数字人民币的设计动机主要是支付,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官方的口径会说数字人民币主要作为M0(流通中的现金)的替代品,而非M1(狭义货币)或M2(广义货币)的替代品,“央行数字货币‘双层分发+无利息支付’的设计也很重要,这样可以尽量减少对银行等金融中介的潜在冲击,这一点对所有央行来说都很重要”。
魏尚进认为,随着数字人民币不断推进,金融科技公司将面临两个压力。其一是直接压力,某种情况下,数字人民币是一个支付系统。使用数字人民币,理论上可以不需要依靠支付宝和微信支付。
“第二个是间接压力。”他进一步说道,“当然只是一些推测,在一年前我做一个项目,发现随着数字人民币使用量、使用范围不断增加后,央行有能力获得越来越多的信息。它可能会拥有非常大的信息来源和能力做出相应决策。这也就是说,央行所收集的信息,理论上可以做自己的编码或者编译。如果央行选择和其他的商业银行分享一些这样的数据,可能会压缩科技公司当前的竞争优势。”
此前,中国央行曾表示,数字人民币与其他电子支付工具既互补也有差异,最大的区别在于数字人民币是法定货币。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曾表示,微信和支付宝与数字人民币不是一个维度上的,微信和支付宝是金融基础设施,是钱包,而数字人民币是支付工具,是钱包的内容。
蚂蚁集团资深副总裁黄浩坦言,蚂蚁集团在中国央行的指导下深度参与了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在这件事上我们是和监管相向而行的。监管部门在多个场合明确表达,数字人民币不是电子货币的替代,是现金的替代。数字人民币在中国的推广,不是为了和市场化机构竞争。”他说。
另有分析认为,随着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当前数字支付应用程序二维码无法互认的问题或将破局。现有的试点表明,数字人民币钱包既支持二维码,也支持信用卡和公交卡中常用的近场通信技术。数字人民币钱包还在一个独立的应用程序上运行,一定程度上可以为现有移动支付网络和银行提供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
大平台积极拥抱
数字人民币与第三方支付关系讨论背后,数字人民币迅速发展。今年以来,数字人民币部分试点城市交易规模稳步增长,生态网络持续扩张,落地场景不断丰富。
从交易规模来看,以数字人民币首批试点城市之一苏州市为例,截至2022年末,其数字人民币累计交易流水超3400亿元,而苏州市2023年一季度数字人民币交易流水已达1705亿元。
从生态网络来看,大型平台企业拥抱数字人民币的态势愈发明显。4月26日,微信官方公众号“微信派”发文称,微信视频号、小程序可以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在微信小程序上,微信用户可以选择用网商银行(支付宝)钱包等其他运营机构钱包付款。不仅如此,截至目前,数字人民币App上可接入数字人民币的商户已增至114家,这既有京东、美团、快手、顺丰速运等日常消费类的商户,也包括生活缴费、城市地铁等公共服务类商户,还有诸如中华慈善总会等慈善捐款的商户。
从落地场景来看,数字人民币已逐步渗透到企业资金流转、政务及民生服务、跨境支付及结算等领域。截至目前,北京银行已落地首笔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交易结算;常熟市对在编公务员、事业人员、国资单位人员工资实行全额数字人民币发放;云南省完成省内首笔数字人民币对公跨境支付业务。
各地政府亦在积极探索适宜的发展路径,发布数字人民币规划方案,推进应用场景创新建设。分析认为,相关方案的密集推出,为各地因地制宜推广数字人民币提供了政策基础。
年初以来,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和广东省等多地陆续发布数字人民币试点相关的工作方案。中金公司总结称,部分试点地区数字人民币2023年-2025年的推进时间表主要为:其一,2023年主要以拓展交易规模、用户基数及受理场景为主;其二,2024年试点地区实现数字人民币整体规模的较大突破;其三,2025年部分试点地区或有望实现生态体系的初步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为便利跨境支付、助力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是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地区也参与到了数字人民币推广之中。香港2022年施政报告在“国际金融中心:不断提升金融科技竞争”板块中提出,香港金管局正与内地机构合作扩大在港以数字人民币作为跨境支付工具的测试”。这意味着,后续推动数字人民币作为跨境支付工具在港使用,已经成为香港金管局的重要任务之一。
中金公司认为,伴随数字人民币生态合力日益增强,部分试点地区加大推广力度,2023年-2025年或是数字人民币的快速发展期。其中,相关基础设施服务商或将率先受益,但对支付产业的潜在影响有待观察。
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认为,数字人民币应从产业自发的需求入手,探索利用数字人民币自有特性和产业融合带来的刚性需求的发展道路。
全球开启竞速赛
数字人民币快速发展更大的背景是,全球央行对数字货币的关注与重视。
据智库大西洋理事会(Atlantic Council)央行数字货币的追踪分析显示,目前已有114个国家正在研究数字货币,这些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之和占到全球GDP的95%以上。
目前,已有两个国家的央行数字货币已完全投入使用,分别是2020年10月巴哈马推出的“沙元”(Sand Dollar),和2021年10月尼日利亚推出的“e奈拉”(e-Naira)。
世界银行认为,全球有17亿人没有银行账户,数字货币在这部分人群中拥有最大的潜力。“在央行数字货币上走得最远、表现最活跃、兴趣最浓的国家是中型新兴经济体。”曾在法国央行任职的让·皮埃尔·兰道(Jean-Pierre Landau)说道。
在一些分析人士看来,数字货币的发展可以帮助推进普惠金融,而这恰恰是新兴市场最需要的。复旦大学金融学教授黄毅认为,有了数字支付就有了数字金融,有了数字金融才能够打造金融普惠。数字金融降低了信息的成本,并利用了大数据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信息不对称。
一些央行也表示,数字货币对外出务工者的家庭将很方便,因为这个群体会进行小额资金转账,而以往转账过程十分繁琐,且成本很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此前发表的一篇博客文章中便称,各国探索和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动机不尽相同,就巴哈马而言,该国需要为30多个有人居住的岛屿上未享受银行服务和服务不足的群体提供金融服务,这是该国央行建设现代支付系统的主要动力之一。巴哈马央行数据显示,该国约有18%的人没有银行账户。
相较而言,作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霸主,美国推行央行数字货币的步伐稍缓。一个问题随之而来,其他国家与地区争相推进数字货币的发展,逐渐在国内和跨境的支付、结算中使用数字货币。
在被问及美元是否需要数字化,以帮助美国捍卫美元的地位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曾表示,研究这个问题是“优先级非常高的项目”。“我们不必要当第一个,我们需要把事情做好。”他说。
前英国央行行长卡尼也称,技术的发展为一个挣脱美元霸权的世界提供了潜力。但他也坦言,以史为鉴,任何向一种新的国际储备货币的过渡都可能不会很顺利。20世纪初,美元取代英镑成为了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当时的背景经历了大规模的经济动荡。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内部,目前不乏一些推动数字美元的声音。美联储副主席布雷纳德表示,在稳定币等非公开发行的数字资产激增之际,数字美元有朝一日可能会为消费者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性。“在未来加密金融系统中,安全的央行货币的数字原生形式可提供中立可信的结算层,从而增强系统稳定性。”她说。
(作者为《财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