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6月内地新增106例猴痘确诊病例内容是什么

<!–

–>

<!–

–>

7月14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数据显示,6月内地新增106例猴痘确诊病例,那么接下来大家就和腾阅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6月内地新增106例猴痘确诊病例。

6月内地新增106例猴痘确诊病例

7月14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2023年6月猴痘疫情监测情况,2023年6月2日至6月30日,中国内地(不含港澳台)新增报告106例猴痘确诊病例。

106例猴痘确诊病例中,广东省报告48例、北京市报告45例、江苏省报告8例、湖北省报告2例、山东省报告2例和浙江省报告1例,无重症、死亡病例。

中疾控介绍,疫情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绝大多数病例为男男性行为人群,主要通过男男性接触传播。二是其他接触方式传播风险低,除性接触以外的绝大多数密切接触者未发生感染。三是大部分病例就诊时发现,少数病例为密切接触者追踪筛查发现。四是绝大多数病例临床表现典型,主要为发热、疱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无重症、死亡病例。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pox virus)感染所致的传染病。2022年7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猴痘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3年5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猴痘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生活接触传播风险低

“猴痘病毒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特别是性接触传播。生活接触传播风险比较低,普通人群接触猴痘病毒机会很低。”中国疾控中心卫生应急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施国庆介绍,目前已排查发现性接触以外的其他密接人员300多人,没有发现感染者。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导致的人兽共患病毒性疾病,猴痘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2022年5月份以来的猴痘疫情,感染人群基本是有男男性行为人群及他们的关联人群。

施国庆表示,从我国内地6月份报告调查的106例病例情况来看,101例为男男性行为人群,96例在发病前21天内有明确男男性接触史。目前猴痘疫情主要在高风险人群间通过性接触传播。通过广泛宣传普及防治知识,提高公众防护意识,及时有效采取预防措施,能极大程度减少感染风险,有效控制疫情扩散。

防控重在及时发现与隔离治疗

部分公众关心如何有效防控猴痘。对此,施国庆介绍,猴痘防控主要策略是加强宣传教育和综合干预,加强多渠道监测,特别是及时发现与隔离病人、追踪管理密切接触者。

专家表示,对于猴痘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及时转运至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如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可转为居家隔离治疗。居家隔离治疗期间,单人单间居住,避免与家人皮肤或黏膜直接接触,做好污染物消毒,非必要不外出。

对于经疾控机构判定的密切接触者,虽不需要集中隔离,但要重点做好自我健康监测,期限为最后接触病例之日起21天。自我健康监测期间可正常生活与工作,须避免与他人发生性接触,避免捐献血液等。同时,坚持每天做好体温测量和症状监测,出现不适症状应当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在预防措施方面,专家明确,猴痘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外出时须戴口罩;国内猴痘疫苗正在研发中,尚无可用于预防猴痘的疫苗;目前从境外回国不需要提供猴痘核酸阴性证明。

出现这些症状及时就医

“感染猴痘病毒后的主要症状为发热、皮疹、疱疹、淋巴结肿大,皮疹、疱疹可能会瘙痒。”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说,如果发现自身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疱疹或淋巴结肿大,或是近期与类似患者有过密切接触,应及时就医并告知接诊医生接触史和暴露史。

李侗曾说,从临床情况看,大多数猴痘病例为轻型、普通型,是可以自愈的,需要住院治疗的比例约为6%。对于绝大多数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感染后可获得较持久免疫力,通常不会再次感染。

在治疗方面,治疗方法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和防治继发感染。如发烧时,使用退热药物,多补充液体;痘疱疹破裂后,用碘伏、酒精等擦拭消毒,防止继发感染。如果没有继发细菌感染,疱疹多数可痊愈,但疱疹较大、较深的,若就医治疗不及时会留下疤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313啦实用网 » 6月内地新增106例猴痘确诊病例内容是什么
分享到: 更多 (0)

实用网址,实用软件,实用技巧,热门资源分享-313啦实用网

家电维修服务网家电维修报修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