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农林水产大臣抱怨:大米等食品对华出口也被停滞,不能接受
(观察者网讯)罔顾国际社会强烈关切和反对,一意孤行打算将核污染水排海,日本政府所为极其自私和不负责任。为确保中国消费者餐桌上的安全,中国海关近日宣布将对日本进口食品加强检测等管控措施,岂料这一有理有据之举,竟遭日本方面“恶人先告状”。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当地时间28日报道,日本农林水产大臣野村哲郎当天在记者会上表示,不光是水产品,大米、蔬菜等范围更为广泛的日本食品在对中国出口时都出现了通关停滞的情况。他居然对此抱怨称,中方的做法“不可接受”。
日本农林水产大臣野村哲郎 图自NHK
报道称,28日当天内阁会议结束后的记者发布会上,日本农林水产大臣野村哲郎披露了这一最新情况。
其表示,目前不仅限于日本的水产品,日本大米、蔬菜等更为广泛的食品出口也卡在了中国海关的全面检测上,而且在中国内地、澳门和香港地区均接到了同类事件发生的报告。
野村哲郎大言不惭称,日本食品的安全性已得到科学证明,如果中方采取强化检测措施是针对日方的排海计划,此举“不能接受”。
他还表示,农林水产省将在查明详细情况和全面检测的原因后,与相关部门合作应对此事。
就日本核污水排海问题,7月7日,中国海关总署曾宣布将视事态发展及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
中国海关表示,为保护中国消费者进口食品安全,禁止进口日本福岛等十个县(都)食品,对来自日本其他地区的食品特别是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严格审核随附证明文件,强化监管,严格实施100%查验,持续加强对放射性物质的检测监测力度,确保日本输华食品安全,严防存在风险的产品输入。
而野村哲郎当时的回应异常可笑。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他不光要求中方不要进一步加强对日本食品进口的管控,甚至还呼吁中方取消已有的相关规定。
近一段时间以来,日媒密集报道放风,称中国对自日本进口的食品进行了更为严格的全面辐射检查,导致水产品以外的其他日本食品也都面临着通关延迟。
截图自全日本新闻网(ANN)
当地时间20日,日本共同社报道称,在中方宣布新措施的短短几天后,预计已有五家日本公司至少损失了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09.902万元)。据称,这五家公司的冷藏海产品清关需要两周左右,冷冻海产品则要一个月左右。
《朝日新闻》也援引多名消息人士的话称,中国从7月8日就已经开始对日本水产品进行全面辐射检查,从抽查变为逐一检查,这让日本产品清关的时间从过去的两周延长到一个月左右。
该媒体还采访了一名在北京开日料店的日本店主,对方表示自己店里的金枪鱼等热销主打产品原本有八成进口自日本,现在只能改用中国或其他产地的食材,“日料店里已经完全没有日本的鱼了。”
《西日本新闻》26日甚至发布了一篇混淆是非的社论,其中无理批评中国采取全面辐射检测是“反应过度”,称中方反对排海“缺乏科学依据”,对中方主张“无法理解”,还倒打一耙敦促中方回应日本要求,重新考虑检测措施。
文中还表示,如果中国继续保持强硬态度,将全面检测“长期常态化”,日本水产业将遭到巨大打击。
报道援引日本农林水产省数据称,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2022年日本水产品出口额最高的是中国内地(871亿日元),其次是中国香港(755亿日元),两者占整体出口约四成。
就中国强化监管日本食品进口一事,日本政府不断辩称该国食品的安全性有科学保障,敦促中方尽快取消进口限制。
7月2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中国政府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施政理念,必须对人民健康和海洋环境负责。中方反对日方排海计划有理有据,采取有关措施有理有据。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