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说明。2023年8月30日,公司公布2023年中报。2023H1公司实现营收22.34亿元,同增9.92%;归母净利-1.25亿元,同减-147.5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1.11亿元,同减-139.13%。Q2公司实现营收11.93亿元,同增1.53%,归母净利0.10亿元,同减-92.54%,扣非归母净利0.23亿元,同减-84.03%。
毛利率为13.01%,同减7.64个pcts,净利率为-0.47%,同减11.71个pcts。
负极材料需求增速放缓,成本压力增大。2023H1公司负极材料出货量6.03万吨,同增24.51%,实现营收20.68亿元,同增10.23%。毛利率7.13%,同减14.16个pcts。负极材料H1盈利能力承压主要系负极材料市场需求增速放缓,同时负极行业企业扩建产能进入释放期,外协石墨化加工价格快速下降,公司大规模库存导致价格变化滞后,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
海外销售占比提升改善客户结构,快充产品进展符合预期。根据EVtank数据,2022年公司负极材料出货量位居行业第四,与比亚迪、宁德时代、中创新航、亿纬鲤能、瑞浦兰钧、蜂集能源、AL等国内知名电池厂商有着良好稳定的合作。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为公司重要战略,公司已对韩国SKon、LGES客户实现了批量供货,正按计划开拓其他海外客户,预计23年海外销售占比将有较大提升。
快充电池为公司核心研发项目,目前公司快充类负极产品已成功在客户端得到批量应用;硅基负极材料已建设完成中试产线,并向客户送样。
石墨化自供比例提升,一体化保障盈利能力。公司积极推进负极材料一体化进展,取得成本竞争优势,打通石墨化、碳化及原材料各环节:贵安新区年产10万吨负极项目产线基本建成并处于认证阶段,云南曲靖年产10万吨负极项目预计23年内建成,兰州新区年产10万吨负极项目仍在建设,我们预计23年内公司石墨化自给率将达到70%以上。
电磁装备与负极业务协同发展,切入锂电设备领域。2023H1公司磁电装备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66亿元,同增长6.97%。公司电磁冶金专用设备的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前列。并且该业务开发的适用于锂电生产的自动化电气控制设备、锂电材料除磁装备、立式高温反应釜、新一代石墨化炉等锂电专用设备,持续优化升级锂电负极业务生产装备,同时扩展公司磁电装备业务的应用领域。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为58.05,77.97,98.2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78,4.38,7.87亿元,当前收盘价对应2023-2025年PE依次为97,17,10倍。考虑公司快充负极放量未来有望改善产品结构,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过剩风险,国家产业政策风险,新兴技术路线替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