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莫迪身前桌签上国名是“婆罗多”什么情况 具体什么意思

<!–

–>

<!–

–>

9月9日,G20峰会在印度新德里开幕,而印度总理莫迪身前桌签上国名是“婆罗多”,下面大家就和腾阅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莫迪身前桌签上国名是“婆罗多”。

莫迪身前桌签上国名是“婆罗多”

“印度要改国名”猜测引发关注之际,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上一幕成为多家印媒关注的焦点。

G20峰会9日在印度新德里开幕。《今日印度》《印度时报》《印度斯坦时报》等多家印媒注意到,印度总理莫迪当天在峰会上发表演讲,其身前桌签上的国家英文名写着“BHARAT”(译为“婆罗多”或“巴拉特”),而不是“INDIA”。新德里电视台称,这一细节传达出一个有关印度更改国名的“强烈信号”,并且加剧了人们对本月晚些时候印度议会特别会议正式推动这一议程的猜测。

《印度斯坦时报》提到,几天前,印度向G20峰会与会国代表发出晚宴邀请时使用“婆罗多”一词,而不是“印度”,引发争议。报道说,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迪雅里克8日对印媒表示,“印度在完成更名程序后就会通知我们,我们将在联合国(记录中)更名”。

本月早些时候,印度“TimesNowNews”网站等多家外媒报道称,印度在向各国领导人发出的G20峰会晚宴邀请函中,印度总统穆尔穆被称为“婆罗多总统”,这引起了莫迪政府计划废除“印度”这一“带有殖民主义色彩”国名的广泛猜测。“TimesNowNews”网站介绍说,“婆罗多”是梵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承载/携带”,实际意为“寻找光明/知识的人”。印度曾在历史上被称为“婆罗多”。“印度”这一名称是在英国殖民时期确立的,在印人党政界人士看来,它是“奴隶制的象征”。

新加坡《联合早报》称,在莫迪的领导下,印度政府近年来试图消除殖民主义痕迹的进程愈演愈烈,比如将建于英国殖民时期、拥有近百年历史的议会大厦改建为博物馆等。印度教育部长普拉丹5日称,使用“婆罗多”是反对殖民主义观念的“重大声明”,“这应该早点发生”。

双重国名

事实上,邀请函这样印制并没有错误。印度宪法的开头就写道:“印度(India),即‘巴拉特’(Bharat),应是一个国家联盟。”也就是说,这个国家拥有双重名字,只是一直以来,国际社会更习惯于称呼它为“印度”。那为什么这次峰会上,印度要一改惯例进行更名呢?

有一种分析认为,这是印度总理莫迪在向国内的反对派施压宣战。2024年将进行新一轮印度大选,莫迪也明确表示会争取第三个任期。而就在7月中旬,印度26个反对党的高层人士齐聚班加罗尔,决定组建与执政党对抗的统一战线,而这个统一战线联盟的缩写正是“INDIA”(全称为India National Developmental Inclusive Alliance)。

莫迪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名片上印着反对党联盟的名称。据印度媒体报道,莫迪政府可能在9月18日至22日的印度议会特别会议上,正式提出将国名从“印度”改为“巴拉特”。

当然,国名变更不是过家家游戏,上述因素或许只是一个表面导火索。莫迪政府,或者说印度政府和印度人民想改国名,可能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民族情绪

India这个称谓,是英国殖民时期建立起来的。1858年至1947年间,英国在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乃至缅甸建立起殖民统治区,把India的名字连同殖民烙印一起给了印度人。

印度人一直对这段殖民史耿耿于怀。1947年独立以来,印度历届政府都在试图去殖民化。从城市景观到历史课本,英国人的殖民痕迹被一点一滴清除。莫迪上台之后,多次在演讲中强调印度要摒弃“殖民思维”,在去殖民化的道路上加快步伐。2022年9月,莫迪就把新德里纪念英国国王乔治五世的“国王大道”改名为“责任大道”,又把印度海军军旗上的“圣乔治十字”删掉。而这一次,莫迪政府又想把英国人给的国名也换掉。

反观“巴拉特”,则承载了更多历史的、本土的渊源和更为美好的愿景。Bharat是一个梵语词汇,词意为“寻找光明的人”。它还有一个译名叫“婆罗多”,古代印度两大史诗之一《摩诃婆罗多》,就是这个词的最早出处。相传在古代印度,有一个国王打败了许多雅利安人的小王国,他和他的后裔就被称为“婆罗多”。

历史上“婆罗多”的概念也在不断扩张,最开始只是指印度河流域的雅利安人控制区,后来几乎演变为整个印度次大陆甚至周边的印度化地区。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国民志愿服务团(RSS)最高领袖在去年4月的一次集会上表示,印度要在10-15年内实现“大婆罗多”理想,也就是从阿富汗延伸到缅甸,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等。再联想到RSS组织和莫迪以及当前执政党的渊源,此时提出改名,或许能够一窥印度人的野心。

影响有限

纵观全球,确实有不少国家因为各种原因更改国名。非洲国家刚果(金)因为政局变动原因屡次改名,从“比属刚果”到“刚果(利)”,再到“刚果(金)”等多个名字。欧洲国家马其顿则因为与希腊的地缘和文化争议,国名一直纠结了多年才尘埃落定。1991年,马其顿宣布独立时定宪法国名为“马其顿共和国”。但希腊反对该国名,因为希腊北部有马其顿省,而且希腊人一直认为马其顿是其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1993年,马其顿以“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的临时国名加入联合国。直到2019年才正式定名为“北马其顿共和国”。最近的一次国家改名发生在2022年,联合国同意将土耳其的外语国名从“Turkey”改为“Türkiye”,原因是土耳其人认为“turkey”在英语中有“火鸡”的意思,在剑桥字典中也有“严重失败的东西”和“愚蠢的人”的含义。

还有一些国家因为尊重历史而坚持不改名。与印度同宗同源的伊朗,长期以来被欧洲人称为“波斯”。但是伊朗一直以最早定居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人”(Aryan)自称,国名保持与之相近的Iran。希腊也一直保持Hellas的正统叫法,国家的官方名称是Hellenic Republic,而不是英文通常称谓的Greece或Greek。

值得印度参考的国家更名案例是邻居缅甸。早在1989年,缅甸也是因为去殖民地化的原因,把英国殖民时期的英文国名“Burma”改为“Myanmar”。但时至今日,“Burma”这一旧称还是经常在西方官方场合和媒体报道中见到。

由此可见,改国名并非去殖民地化的好办法。印度反对派对国名更改就保留反对意见。有人质疑为什么要换掉“India”这个全世界都知道的名字,这样做毁掉了“India”在过去几个世纪里累积的不可估量的品牌价值。

确实,对于国际社会而言,Bharat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名字,更改国名在外交方面影响有限。也许莫迪考虑更多的是对内的意义,能够让印度国民唤起对往日荣光的向往,追逐所谓的“婆罗多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

 拔打报修电话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313啦实用网 » 莫迪身前桌签上国名是“婆罗多”什么情况 具体什么意思
分享到: 更多 (0)

实用网址,实用软件,实用技巧,热门资源分享-313啦实用网

家电维修服务网家电维修报修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