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从未接触过『谁是卧底』这款小游戏,但又恰好刷到了这个系列的小视频。那么你让我很羡慕。因为如果时间逆转回到2015,我仍然愿意,能够重温初识『谁是卧底』这款小游戏时内心的惊艳。
七年间,断续拾起又放下,终于决定在游戏是人类的天性这一论断的作保下,为陪伴我这个非游戏迷时间最久、羁绊最深的本命小游戏,用心制作一套以个人游戏实操中的真实案例为引,渗透详析个人独家总结的游戏玩法技巧及经验介绍教程,或者说,并非单只是范例式教程,而是一套《从入门到精通》的新手进阶攻略,又是游戏过程中遇到搞笑事的段子集锦,更是一份基于个人智力趣味和审美的藏私。
之所以做这样一个系列的小短片,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①它入门门槛低,会打字就行。从中能挖掘到的游戏乐趣却可依据玩家的水平高低而上下浮动,没有上限。
②它没有时间和阶段的限制,每局用时短(基本在5到10分钟以内),活好不粘人,但可持续强,久玩不会腻。在人生的不同时期来玩,都可以找到延伸的、不同侧面的乐趣(我个人是从2015年开始玩的)。
③它有一定的功能性,能满足小部分人群的强需求,及大部分人群的泛需求,如:自我表达、群体认同、自我提升(通过输出倒逼输入),等等。无论是内向、闷骚、有才华的人,还是外向、活跃、超有梗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足以栖息一部分无处安放的灵魂的阵地和阵营。
④它有不差的可拓展性。比如,可以通过导入自定义词库,让游戏立马变身为考察和检验玩家对特定领域知识储备掌握及运用熟练程度的实用工具。比如,可以限定每个发言位序的玩家只能采用某个特定学科的专业术语来描述词汇,从而让普通的『谁卧』升级出“飞花令”的玩法。
和『狼人杀』、『天黑请闭眼』等小桌游一样,『谁卧』线上版和线下版、甚至语音版和文字版的玩法侧重和游戏体验都有所不同,这里先以比较常见且比较典型的“线上+文字”版的板子为例作以介绍。
『谁卧』的游戏设计是这样:
根据不同版本的配置,原则上3人以上皆可开局。标准配置为8人:6民1卧1白。其中,民卧都可拿到一个身份词,卧底与平民的身份词相近但不相同(如“电线”和“光缆”,“蛐蛐”和“蝈蝈”,“和平精英”和“绝地求生”),白板无身份词。游戏开始后,玩家依次发言描述自己拿到的身份词并根据他人的发言判断自己属于民或卧——如为民,则揪卧白;如为卧白,则伪民。需要注意的是,民卧都需谨慎发言以防白板猜出身份词(注意,发言的精准性、指向性与模糊性、误导性的玄妙共存,这也是区分新手与高手,决定游戏精彩程度和可玩性的命门所在),在每轮发言过后,要票决一位怀疑对象出局,直至民/卧/白某一阵营撑至最后一轮。
简言之,玩一局『谁卧』一般包含这四个步骤:
1.描述
(一般分为平描、现挂两大类手法,其中,平描又包含10种技法,现挂也包含3种方法,后续的小短片中将引用实例为大家进行详细讲解)——首先,观察词语,提取特征点,之后,运用平描、现挂的诸多手法来进行描述。注意:可以是提取整个词汇的特征点,也可以是提取单字、多字或其组合的特征点,且同时提取到的特征点越多、越全面、越恰切、越出其不意越好,并在之后的描述当中,针对这些特征点进行延伸操作。
2.猜词
(因为有平民、卧底、白板不同阵营的存在,猜词成为划分阵营、决出生死的重要前置条件。猜词的过程,同时也是惯性思维、定势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的对抗。就好像:一方说,我看你还能玩出什么花样;而另一方说,我早已预判了你的预判。而我想说:思想无限,除了自予的枷锁,没有什么能将创意束缚。如同《银河系漫游指南》封面上的那句:Don’t Panic.即使你是白板,也可以放飞自我,用推理和诡辩给游戏的料理撒上点调制趣味的盐)。
3.投票
(决定阵营胜负的关键手。发言可以伪装,但投票无法欺骗。从投票票型上,有时可以吃到很多仅凭看发言无法获取的信息)。
4.互动
(游戏并不仅仅只是为了赢,在发言区和评论区多多互动,营造出生动、欢乐、祥和的气氛,是『谁卧』高手们所必然追求的、在游戏之中获得意外之乐的更高境界)。
为什么玩这个游戏?被誉为最具有诗人气质的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曾说:
“唯有词语才让一物作为它所是的物显现出来,并因此让它在场。”
为什么爱这个游戏?同样是马丁·海德格尔曾说:
“人活在自己的语言中,语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说话,话在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