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名著搬上大屏幕,用视觉语言再现文字语言的魅力,可以说是对作品本身绝佳的展现。
相比以娱乐、快节奏为主的商业片,名著赋予了电影意义深远的主题、更深刻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今天,小画君给大家整理了15部经典名著改编的电影,部部经典,值得你在假期慢慢品味。
不过,因为表现形式的不同,读一本书和看一部电影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毕竟将原著浓缩为几个小时的电影无法将书中的细节完整呈现,看完这些电影,不妨看看原著小说,会让你对这些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 ~
01
《傲慢与偏见》
Pride and Prejudice
简·奥斯汀
Jane Austen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生前发表的四部长篇小说中的第二部。如今,奥斯汀的这部浪漫主义作品仍像当初一样,拥有众多读者,它无疑是英语文学经典中最长盛不衰的作品之一。
《傲慢与偏见》敏锐机智,人物刻画出色,它讲述了贝内特一家的故事:
无知的母亲、漫不经心的父亲、五个性格迥异的女儿,贝内特夫人急着把女儿们都嫁出去。
▲英国BBC1995年版《傲慢与偏见》剧照
故事背景是19世纪初的英国乡间,故事主要围绕着次女伊丽莎白,以及她与英俊、富有,但傲慢无礼的达西先生之间躁动不宁的关系展开。
在两人最初见面时,伊丽莎白遭到了达西的轻慢对待,她对达西马上产生了反感,但慢慢的,达西改变了对她的看法,爱上了她。
在一次糟糕的拒婚后,伊丽莎白和达西终于学会了克服各自的傲慢和偏见。
▲在1940年的电影版本中,劳伦斯·奥利弗用达西先生的傲慢对抗葛丽尔·嘉逊饰演的伊丽莎白·贝内特的偏见
尽管这部小说曾因为缺乏时代背景而遭到批评,但书中人物的近乎与世隔绝、很少为外间所打扰的生活,却是对奥斯汀生活过的、那个封闭的社交界的准确描绘。
▲简·奥斯汀的姐姐卡桑德拉画的这幅恰如其分的素描,是现存的唯一一幅照着奥斯汀本人形象绘制的肖像
奥斯汀用准确而充满讽刺意味的笔触,描写了那个世界的傲慢与偏见。
与此同时,她在作品中设置了一个构思精妙、刻画得力的人物,充当重要演员和最敏锐的观察家,读者会被她的故事牢牢吸引,希望故事最终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02
《名利场》
Vanity Fair
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
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
对许多读者来说,为《名利场》一锤定音的一幕发生在开篇的章节。
未来的女家庭教师蓓基·夏泼,刚走出平克顿小姐的学园,就把她的分别礼物——约翰逊博士的词典扔回了门里。
这一“壮举”是我们第一次领教蓓基桀骜不驯、有心自谋出路的本事。
▲电影《名利场》(2004)剧照,瑞茜·威瑟斯彭饰演蓓基
萨克雷的这部小说是有历史背景的,时间是摄政时期。它探讨了那个世界的种种局限,以及它为自己设定的种种基本条件。
蓓基对这一成就的实现起到了关键作用,因为她的文学形象有着那个过渡时期的双重可能性。
▲这张照片由厄内斯特·爱德华兹拍摄于19世纪60年代。萨克雷是讽刺家,看不惯维多利亚时代社会的伪善
这位总是精打细算的女投机者,没有一丝多愁善感,在这个一切待价而沽、没有长久价值的社会中,她是个如鱼得水的女能人。
她是有魅力的,因为她总能让我们感到惊讶,她能用泰然、热情和赞赏,来平衡时常冲突抵牾的野心、贪婪、自私等情感。
蓓基挤进一个空洞的圈子,滑铁卢之战就是这个圈子的中心,她一面评判着自己所擅长的伪善,一面又衬托出那些难得一见的、清晰可辨的慷慨之举,其中也包括她自己的慷慨行事。
▲《名利场》原版插画师弗雷德里克·巴纳德描绘的蓓基·夏泼的形象
结果,她不但影响了托尔斯泰对安娜·卡列尼娜的塑造——安娜这个人物受到了萨克雷的直接影响,还影响了艾略特笔下的格温德琳·哈利斯和哈代笔下的淑·布莱赫德。
03
《悲惨世界》
Les Misérables
维克多·雨果
Victor Hugo
《悲惨世界》是少数首次出版后仍能弥久不衰的小说之一。这本书出过删节版、改写版,被拍成电影。
当然,还有举世闻名的音乐剧,但要想弄清维克多·雨果取得的真正成就有多大,还得回到文本本身。
▲电影《悲惨世界》 (2012)剧照
就像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一样,这部小说关注的是:在划时代的历史语境中,个人的生活是如何进行的。
雨果问我们,历史是什么?是谁创造了历史?历史作用在谁身上?个人在这些历史事件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雨果的插图师埃米尔·贝亚德绘制的珂赛特像,如今它成为据此小说改编而成的歌剧的著名标志
冉·阿让是《悲惨世界》中的关键人物,他是个逃犯,迫切地想要通过自己的养女珂赛特补赎己过,这一点是小说的核心。
警长沙威一直在追查冉·阿让,两人的生活无可避免地纠缠在一起,而且警长铁面无私,意志坚定,他要维护法律,逮捕冉·阿让。
这一出个体化的、猎人与猎物的戏份被投进了革命时期的巴黎这口大锅里,而这时,珂赛特爱上了激进的理想主义者马吕斯,冉·阿让则不断地反抗着这种可能性:他有可能失去自己所爱的一切。
▲1878年上映的法国戏剧《悲惨世界》设计的戏服
堪称世界级经典的作品为数不多,《悲惨世界》正是其中之一,它是历史小说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堪与狄更斯和托尔斯泰最伟大的作品相媲美。
04
《纯真年代》
The Age of Innocence
伊迪丝·华顿
Edith Wharton
《纯真年代》赢得了1921年的“普利策文学奖”。伊迪斯·华顿写作这部小说时正是“一战”战火燃尽之后,她在巴黎亲身经历了当时的情形。
主人公纽兰德·亚查属于美国内战后纽约最古老和上流的家族,他即将和年轻的社会名媛梅·威尔兰德成婚。
▲电影《纯真年代》(1993)剧照
然而,梅的表亲女伯爵艾莲·奥伦斯卡向强调秩序的纽约传统世界吹入了热烈的激情和旧世界古怪的神秘感,让纽约的社交圈出现了裂缝。
艾莲希望从她的过去中获得解放,获得自由,不过她的希望最终破灭了,艾莲必须在服从秩序和流放中二选一。
威尔兰德家族委托纽兰德担任艾莲的法律顾问,之后纽兰德陷入了他从来没有想象过的强烈的感情纠葛。
▲电影《纯真年代》中丹尼尔·戴-刘易斯饰演纽兰德,梅和艾莲分别由薇诺娜·瑞德、米歇尔·菲佛饰演
华顿在小说中采用了鲜明的人类学观察方式,当时人类学还是一门新兴学科。她叙述的故事是19世纪70年代“旧纽约”被责任束缚的爱情故事。
华顿的态度持批判性,她提醒读者苦难经常是由盲目的、强制的道德压迫酿成的,但是更大的自由也未必能带来相应的幸福。05
《飘》Gone with the Wind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 Mitchell
《飘》的背景设置在美国内战时期与战后重建时期的美国佐治亚州。
大卫·O.塞尔兹尼克1939年的电影让米切尔的这部小说成为不朽的作品。但是之前本书的初版已经获得了销售奇迹,初版后的一年暨1937年作者就赢得了普利策奖。
▲这幅1936年的小说宣传画很令人惊喜,因为《飘》的经典形象是由1939年的电影才奠定的
小说是恢弘的历史史诗,它记录了美国社会和经济大变动时期,南方美人斯佳丽·奥哈拉和她亲友们的命运。
小说的线索是19世纪60年代早期农业社会的变迁——由斯佳丽家族的种植园塔拉代表——以及19世纪80年代南方工业化的开始。
一方面小说是斯佳丽、瑞德和艾希礼之间著名的三角恋故事,另一方面也是写给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城的情书。
▲1939年,《飘》被改编成电影《乱世佳人》,由费雯·丽和克拉克·盖博主演
玛格丽特·米切尔出生和成长在亚特兰大,听说了战前城市的故事和联邦军的战役。
她用精心建构的篇章和令人欣喜的细节描绘了亚特兰大多层次的变动中的社会,这也显示了作者进行的历史调查的深度。
▲玛格丽特·米切尔是一个腼腆和注重隐私的人,她对小说带给自己的声誉感到非常困扰
不过,《飘》并非是没有争议的小说。
玛格丽特·米切尔个人对南方奴隶主的同情以及对战前种植园社会的诗意描绘让小说成为广泛的文化辩论的对象,至今还在引起各种批评分析、抗议甚至戏仿。
06
《奥兰多》
Orlando
弗吉尼亚·伍尔夫
Virginia Woolf
《奥兰多》体现了伍尔夫写作的强劲笔力,关于这一点,伍尔夫的其他作品无出其右。
小说引人入胜地探索了性别与历史,也探索了传记自身的性质。不过让人惊奇的是,尽管小说有如此多的知识性话题,但初版时竟然广受欢迎。
奥兰多四百多年的人生充满了冒险、爱情,还有一次性别转换,这个角色似乎是基于伍尔夫的恋人维塔·萨克维尔·韦斯特塑造的。
奥兰多是伊丽莎白一世宫廷里一位十六岁的英俊贵族。在大霜冻时期的泰晤士河上奥兰多开始了和俄罗斯公主的恋爱,不过这场爱情以心碎收场。
▲电影《奥兰多》(1992)剧照,奥兰多由蒂尔达·斯维顿饰演
之后查理二世委派奥兰多出任君士坦丁堡奥斯曼宫廷的大使,在那里他转变成了女性。之后奥兰多回到了英国,在蒲柏和德莱顿的陪伴下生活。
19世纪,奥兰多在一次婚姻中有了一子,并开始了作家生涯。故事在1928年中断,那年也是伍尔夫这部小说出版之年。
▲电影《奥兰多》(1992)剧照
这个精彩绝伦的故事能给人众多启发,它质疑了我们意识中“真实”的历史、性别和传记。
如果这些都是捏造的,那又是谁捏造了它们?对于个体的生活及对生活的叙述,又有什么意义?
07
《黑暗的心》
Heart of Darkness
约瑟夫·康拉德
Joseph Conrad
《黑暗的心》基于约瑟夫·康拉德本人1890年在非洲的旅行经历写就,是他的中短篇小说里最好的一部,也是他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小说雄辩大胆、富有实验性和反思性,虽然笔含讽刺但有着深沉的人文关怀。从1899年的连载开始,人们对小说的争议和分析从未间断。
▲康拉德对于世界有着顽固的悲观态度,对于腐败的帝国主义,他也无法提供任何积极的替代方案
查尔斯·马洛作为康拉德的“跨文本”角色之一,在小说里给一群朋友讲述自己在中非某地的旅行。
马洛回忆了他所见证的荒诞和暴行:法国的战舰轰炸大陆、对黑人奴隶劳工的残酷对待、那些被象牙的利润驱使的白人殖民者的贪婪。
他曾经向往与才华横溢和理想主义浓厚的欧洲贸易家库尔兹谋面。但是,当马洛见到了垂死的库尔兹,他发现理想家已经变得陌生和堕落。
▲在1979年的电影《现代启示录》中马龙·白兰度饰演的库尔兹上校体现了越南战争中黑暗的心
库尔兹实际上是一位如同残暴神祇的统治者,他用“处死这些野蛮人”来表明自己对非洲人的态度。
于是,我们发现“黑暗的心”不是简单地指“黑大陆”的腹地,也指代库尔兹,甚至是欧洲帝国主义本身腐败的心灵。
《黑暗的心》的影响十分巨大,包括电影《现代启示录》(1979)在内的大量改编作品因此而问世。
08
《英国病人》
The English Patient
迈克尔·翁达杰
Michael Ondaatje
迈克尔·翁达杰写的是最出色的散文。美妙的句子在他的作品中毫不费力地流淌,它们的完美令人迷醉。
《英国病人》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既是因为无比华丽的语言,也是因为充满了忧伤和悲情的故事本身。
▲拉尔夫·费因斯在1996年的影片里饰演希罗多德的追随者——拉迪斯劳斯·德·奥尔马希伯爵,该片由安东尼·明盖拉执导
小说以“二战”末期为背景,游移于遭到战争蹂躏的意大利与拉迪斯劳斯·德·奥尔马希记忆中战前的非洲沙漠之间,此人就是书名中那位严重烧伤的“英国病人”。
他烧得面目模糊,性命垂危,一名年轻护士哈娜留在一个部分被毁、被人遗弃的村庄照料他。
一名年轻的印度裔英军工兵基普,走进了这对奇特男女和迷人的意大利裔加拿大籍小偷卡拉瓦焦的生活,战争的经历给后者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英国版封面上的印度工兵基普,很容易让人想起吉卜林笔下的基姆
奥尔马希与一名已婚女人无望的爱情,及其悲惨的结局,围绕着哈娜、卡拉瓦焦和基普的生活展开,从“英国病人”变成的这具奇怪的活尸嘴里一点一点地披露出来。
战争的恐怖远在别处,但当哈娜和基普开始试探着恋爱时,战争的恐怖又成为了中心。
这些人物为人热情、有人情味、讨人喜欢,但在道德上不无瑕疵,他们受过伤害,意向暧昧不明。
▲电影《英国病人》剧照,哈娜由朱丽叶·比诺什饰演
分裂与团结,盟友与敌人,种种界限变得模糊不清,彼此交融,难以分辨,就像英国病人记忆中的沙地一般。
这部小说展现了翁达杰的大师技艺,同时也是一本乐趣无穷的读物。
本文内容摘选自《有生之年一定要读的1001本书》,有删改
《有生之年一定要读的1001本书》[英]彼得·伯克赛尔主编
定价:298.00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