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三年,开拓药业-B(09939)在资本市场的走势如同过山车:以20.15港元的发行价上市一年多后,一度冲高至89港元,随后股价进入漫长的下行通道。
截至4月25日,公司股价已连续下跌一年时间,最低触及5.2港元,不断创下上市新低。相比2021年巅峰时期300亿港元的市值,如今公司市值已缩水到24亿港元左右,对于公司投资者来说,真可谓“此跌绵绵无绝期”了。
如此跌宕起伏的走势,似乎预示着这家公司背后的故事也不简单。追根究底,可以归结为“成也新冠、败也新冠”。曾被认为有无限潜力的新冠口服药普克鲁胺,自2021年宣布美国临床中期数据无效后,带累公司股价单日暴跌70%。如今,该药物已经受到“雪藏”,获批上市遥遥无期。
剥离新冠“光环”后,市场正在对这家创新药企的真实价值进行重新判断。在现金流吃紧的局面下,凭借福瑞他恩这款潜力十足的雄激素脱发药物,开拓药业还有多少机会再度获得投资者青睐?
亏损近10亿,上市后持续“失血”
公开资料显示,开拓药业成立于2009年,专注发展潜在“best-in-class(同类最优)”和“first-in-class(全球首创)”创新药物的研发及产业化。2020年5月,开拓药业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上市三年,目前开拓药业仍处于持续亏损状态,且亏损逐年扩大。2020年至2022年,公司净亏损分别为5.083亿元、8.421亿元和9.544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作为一家尚未盈利的创新药企,公司亏损主要来源于研发投入。2022年,公司研发成本为8.28亿元,同比增加7.8%。
从财务方面来看,现金流将成为市场最为担忧的因素。据智通财经APP了解,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定期存款为8.75亿元,包括已动用的银行融资2.77亿元。此外,公司还有未动用的银行融资1.20亿元。
以2022年的研发费用计算,开拓药业目前账上现金仅够一年所需。未来公司能否及时获得流动资金“输血”,将成为决定公司未来前景的关键。
新冠口服药“折戟”,雄秃药物还有希望?
据财报披露,目前公司共拥有7款处于I-III期临床阶段的潜在同类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