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医药投资部落
1.
2007年,辽宁。
大连垠艺的紫杉醇药物支架获批。
之前几年,上海微创,北京乐普,威海吉威,已分别获批。这几家基于“美国背景”的企业正借着药物支架之势,乘风破浪,走在塑造未来的路上。
作为第四张证的大连垠艺,依旧踩上了点。紫杉醇和纯正国产血统,让它享受了行业的膜拜。
东北,拥有了它医疗器械的巅峰时刻。
2.
2017年,依旧在辽宁。
大连垠艺的紫杉醇药物球囊获批,成为中国冠脉药球的第一张证,一时间行业哗然。
10年,一样的紫杉醇配方,从支架到球囊,垠艺却已不负当年之勇。
一者是当年对手们布局和拓展,另一个是集采。
大连垠艺在介入领域的衰落似乎像东北的很多产业一样,来时七彩祥云,途中慢慢落地。直到2023年,IPO被终止。
3.
赶上了支架挣钱的年代,又在集采时,作为第一个迅速转身成功的企业,靠药球又大赚特赚。垠艺IPO的终止,让很多圈内人不惑,甚至惋惜。
这么有底蕴,又这么有收入流水的企业,怎么也就IPO不了呢?
IPO,一段时间以来,成为了整个医疗圈的魔力球,似乎不IPO=失败,也是这样的逻辑,催生了后来一连串的产业内卷。
是的,资本的投入,在医疗这个长链条里,IPO是最为可行性的正道。毕竟并购,重组在国内医疗圈凤毛麟角。
退出的方式少,使资本在和企业牵手时,想到的就是IPO。
只是后来的剧情太过“丝滑”。那些即使最终被推上股票市场的企业,估值最终都惨不忍睹。融资时的风光,全都喜剧般写在了如今的市值之上。
这是一种双向的盲目,谁都怪不得。
4.
那么,如垠艺这样的中国器械企业,就只有IPO一条路?或者不IPO了去干啥?
医疗器械产业,归根结底是制造业,而非如今厚厚的金融属性。对于制造业而言,长期属性应该是口袋有钱,前方有路。
那些一个个在港股一泻千里者,几乎都是口袋无钱者。这个无钱不是账户没钱,而是产品几近无利润。
商业的最终归宿还是赚钱,听故事也只是一时。
而前方的路,也大多被围满,内卷成花。
资本担心长期投资看不到希望,企业怕最终被白白抄袭。这里就有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逻辑,在国内器械圈,投的和做的大多都是:确定性。
那些不确定性高的,还是留给老外吧。
5.
垠艺上市不成,其实也没那么遗憾。产品还在市场上救助病人,它还在产生正向收入,这样的企业本身就值得尊敬。
它IPO的终止,不是口袋的钱的问题,而是前方的路。
成于紫杉醇,也落于紫杉醇。
当年同期的企业,已多点开花,触角遍及介入产业的方方面面。垠艺几乎还在冠脉,或者基于球囊工艺的链条之上,市场怕看不到这样企业的未来。
一方面能挣钱,一方面还有未来潜力(研发新品),IPO对企业的要求,像极了女生找对象时的心里。
对于垠艺这样的企业,开拓新研发,甚至收并购,同时拓展东北之外的人才储备,是未来必须面对的。
对于后来者,启发则是:耕耘20年,能挣钱,有布局,才是最为踏实的医疗器械之路。
尾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当年,垠艺将这张中国第一的冠脉药球命名“轻舟”。
而今,医疗产业多变之时代,内卷集采等,企业需要思考的深度和长度今非昔比。但那些还在奔跑的企业,就像这轻舟一样,依旧在各类猜测和蔑视中前行。
任凭两岸啼叫声,默默走过万重景。
IPO并不代表未来,也不意味成功,企业应是自有情怀和责任,能与时间作伴,于社会有价值。
而那些最终要来的,自然会来。